查看原文
其他

突发脑出血是什么感觉? 失联9天的年轻网友自述恐怖经历 | 然而,熬夜真的有这么大杀伤力吗?

2017-09-13 何雪华 健康有约

有约君说

一名年轻人,前一晚还聚餐、嗨玩、刷手机到深夜,第二天却突发脑出血,急救室内昏迷,9天后才真正清醒,于是写一文章,告知这9天发生了什么,并陈述冷静求救、准备医疗资料等过程,总结“规律作息别熬夜、调节压力莫过劳、多多运动别多躺”的提醒。


 有约君发现,在这篇《失联整整9天,没有什么别的原因》的网文里,发病的“无助感”、“失联”的字眼相当夺目,更主要的是,年轻人、熬夜、工作压力大、少运动、脑出血、自救等等因素,迅速让网友“对号入座”,心惊惊,于是群起评论、转发。


脑出血要熬夜压力少运动“背锅”吗?脑血管病专家直言,青壮年脑血管意外事件确实越来越多发,但也无须过分恐慌,不良生活方式会成为发病诱因,但先天性因素、炎症、外伤等才是直接风险所在。


爆文

失联9天 脑出血自救

9月11日,微博【新鲜事】推了一篇网文,称“网友熬夜突发脑出血,微博发长文告诫熬夜党”,点进去一看,13:01该网友“卡卡Prancil”的《失联整整9天,没有什么别的原因》一文发布不到24小时,评论12万,转发17万!


微博原文如下(滑动可看全文):

2017/9/11


失联整整9天,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9月2号,上周六下午1点,我突发脑出血住院了。


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剧烈碰撞。

整理了一下大概经过:


9月1号晚上甚至还和朋友聚餐吃饭浪完回家,玩完手机一点半睡觉,9月2号中午被楼上的噪音吵醒,心烦意乱猛的一起床。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脖子剧烈的疼痛。因为一直有点颈椎病,我以为是颈椎不好,结果不到三秒钟,我的后脑勺突然间像针扎一样一阵阵痛,伴随而来的是后脑内部一阵暖意。但是那个时候痛感不是很明显,但是我突然看到身上开始出冷汗,一层一层的出,短短几秒,手臂上的汗竟然滴在地板上。我当时心里就想,完了!肯定脑内出问题了。

我第一时间给住在附近的同事打电话,开口说话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哆哆嗦嗦了,话不成章。同事告诉我他在外面,没办法第一时间过来。

第二时间给我最好的朋友A打电话,因为话不成章,朋友以为我是肠胃炎犯了,让我和住的比较近的朋友B先联系。朋友B接到了我的电话,她说如果你觉得非常不舒服,赶紧打120,因为赶过去还需要半个小时。

现在想想真是万幸,脑内淤血没有遮挡我的视神经,我挂完朋友B的电话,立即拨打了120。出乎我的意料,120接电话很快,我什么废话都没说,对面也很耐心,当时我的体力仅仅足够我说出地址,哆哆嗦嗦说完地址,大约10分钟的时间120来了。

在这10分钟里,我竟然稳定心智,把我所有的医保卡,身份证,银行卡,还有手机充电器,充电宝一切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都整理在我的小包包里,然后稳定了一下,我去把胸贴穿上,换上了一件上衣,把汗湿的换掉。

所幸医院离我家并不远。但是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被送到急救室,护士过来问了一句你一个人吗?你的家人呢?我说我的家人和朋友正在赶来的路上,目前一个人。护士说那怎么能行,谁帮你挂号买病历啊?那这样吧,你先拿个呕吐袋在这里休息一下吧。然后我就被放在旁边默默等着。这个时候120的医生在我耳边问我,总共103元,你是付现还是支付宝。我说我没有钱……然后他就把他的收款二维码递给我,我哆哆嗦嗦拿起手机支付。然后我就被彻底留在了角落。

之后断断续续吐了几次,可能是旁边的两个实习生看不下去了(非常感谢这两位小哥),他们过来说:“你把你的医保卡给我们吧,我们去帮你挂号找医生,你这个症状太危险了,很像是脑出血!你的医保有密码吗?”那个时候的我已经说不出话了,他们找来了笔和纸,我把密码写给他他们帮我处理了。直到我的友人B赶到,我就完全放空自己了……

然后迷迷糊糊中,我感觉我爸妈来了,我朋友们来了,我被送进ct,我被送到住院部…我整个人意识清醒过来应该是第二天。

友人A和B后来和我说,ct扫描结果显示我脑内多处出血,医生猜测是脑动脉瘤破裂,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我爸妈直接吓愣了,我朋友们吓飞了,我姑妈直接连夜飞机从上海赶过来…


打了止血药后,医生又安排了更细致的cta检查。图像显示我的主血管没有出血,是多处毛细血管出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接下来就是可怕的绝对卧床治疗以及禁食。每6个小时打一组药,每天打20多瓶药,止血、吸收水肿、冲脑、。我天生血管比较细,流质针管打了没两天就肿了,现在两只手总共打了八针,没位置打了只能打手臂。因为颅压高,吃什么都会引起呕吐,吐到黄胆水都出来。然后还有不定期间歇性的头疼,这个疼可不是什么简单头疼,颅压高引起的,脑内有水肿,感觉头随时要炸开。我嘴里现在还有两个伤口,是夜晚头疼自己无意识咬的。

今天是第九天,我整个人终于真正意义上清醒了,把事情整理了一遍。

所以提醒大家:
1.一定要规律作息,朝六晚十。我长期熬夜到1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工作。周末的时候一觉睡到12点多才起床,只吃两顿饭,晚上2、3点多才睡觉。熬夜的伤害其实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2.调节工作/学习压力。可能因为在工作上越来越给力,收入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忙。我想到的也只是尽力去做好,晚上加班到10点,第二天8点又单位,终于把身体给拖垮了。大家一定要权衡,量力而行。

3.一定要多多运动,不能老是躺着。医生说我的血管太脆弱了,没有弹性,长期缺乏运动。无论是怎么样的运动,都能锻炼身体,一定要动起来,光睡觉是不管用的。

可是具体出血原因还是没找到,今天下午预约了造影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希望能顺利找到原因吧!祝我好运!经历此劫,现在整个人心如止水。也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保重身体!都要重视起来!





据“卡卡”自述,9月1日晚玩手机到凌晨1:30睡觉,次日周六中午起床时一瞬间感觉到脖子剧痛,不到三秒,后脑勺突然针扎般阵痛,随之“后脑内部一阵暖意”,痛感没那么明显了,但突然身上一层层出冷汗,手臂的汗竟滴到地板,自我意识“完了!肯定脑内出问题了!”



随后“卡卡”给一同事还有朋友A、B打电话,发现话不成章,在朋友建议下打120求助,抵院后陆续呕吐数次、昏迷,CT扫描显示脑内多处出血,医生猜测是脑动脉瘤破裂,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止血剂、输液等绝对卧床治疗,禁食等9天,才算真正清醒。


“卡卡”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规律作息,晚六晚十,不能熬夜;要调节工作与学习压力,量力而行,别把身体拖垮了;还要多多运动,锻炼身体,不能老是躺着。


数据

全球每12秒就有1宗脑血管意外

中风、脑卒中、脑出血、脑缺血……这些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名词,你还以为是老年人“专利”?“卡卡”的遭遇,让不少后生仔女心生恐慌。有约君忍不住要分享下面一组吓人的数据——


全球医学统计,每12秒就有一位脑卒中(俗称“中风”“脑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脑卒中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病因,占死亡总数22.45%。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光忠指出,脑卒中是脑血管意外事件,一般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只占脑卒中病例的25%左右,但脑出血急性期就有30%-40%的患者死亡,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占脑卒中达75%的缺血性脑卒中。


为什么人们闻中风色变?那是因为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一旦进入脑梗塞阶段,治疗的黄金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患者约1/3会死亡、1/3残疾,只有1/3康复。脑动脉瘤更为凶险,第一次破裂,死亡率达30%~50%;如果一直不接受手术治疗,很可能会发生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可超过60-80%。


陈光忠认为,更值得一提的是,脑血管意外已经越来越出现年轻化趋势,临床上经常遇到青少年患者。上周末陈光忠就碰上一个十几岁患者脑出血昏迷,由于是血管畸形破裂,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尽管心肺复苏救了回来,但如今还躺在ICU未脱离生命危险;而陈光忠碰到最年轻的患者,是一名2岁的孩子,脑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发现得早,手术治疗后康复了。


自我应对

还是呼120最靠谱

“网友提到的发病状况,确是脑血管意外无疑。”陈光忠说,至于是脑血管畸形导致还是脑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还得进一步检查明确。


不过,对于网友在发病后向多名朋友求助,陈光忠直言,脑卒中对最有效的应对之道,还是呼叫120紧急送院,尽早实施院内急救。事实上,很少中风患者能在国际治疗指南指出的“黄金3小时”内到达医院抢救,“象我们省医,一年大约只有约10%的患者能在黄金时间内到达院内急救。”

 

到底出现哪些状况要及时呼120?

 

陈光忠指出,脑卒中是急症,一旦发病,出现偏瘫或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不能言语、头晕、意识不清、甚至休克或昏迷,那当然是抢尽时间紧急送院;但其实1/3的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前都有过小中风发作,手麻、脚麻、单眼或双眼短时视物不清、头疼等,都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轻表现”,可能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但均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往往被病人忽视而不去就诊,这是非常危险的。


具体来说,当发生以下一个或多个 40 37475 40 15288 0 0 2543 0 0:00:14 0:00:06 0:00:08 3021状,就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一侧面部或手脚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2、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眩晕、摇晃不稳。   

3、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难以忍受的头痛,喷射状呕吐。 

5、反复黑朦或一侧眼睑下垂。

  


诊查

CT及CTA检查


“卡卡”自述的院内检查、急救较为简略,神外专家陈光忠说,其实在解决及早送院问题后,院内早诊早治脑血管意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脑血管问题诊查,检查项目从低到高分别为:超声波,检查颈动脉、椎动脉,但该检查无法全部看清血管;脑血流检测,通过经颅多普勒探测仪,可发现血流速度的异常;无创检查如核磁共振(MR)、CT,能提供脑组织病变状况,也可用于了解脑血管,虽然其准确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但由于CT及CTA检查可快速完成,因此,“当脑卒中进入急诊,首选的检查当推CT及CTA”,可第一时间评价颅内及血管情况。

 


在有条件的医院,完成CT检查后,也可直接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该检查准确性最高,是诊断绝大多数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该检查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较细的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这根导管送入供应脑的血管分支中,注射造影剂后记录图像。通过这一微创介入术,可检查脑血管的动态过程,信息量多,还可以监测血流的快慢指标,因为可以一条一条血管看,甚至可以监测到患者个人的血管代偿能力,如一侧颈动脉堵死了,是否靠对侧的动脉供血等。


治疗

微创填塞取代开颅

脑卒中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术也大显身手:

如果是缺血性卒中,发病3小时扩至4.5小时,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如果发病6-8小时,可行溶通率较高的动脉溶栓,即与介入检查类似,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较细的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这根导管送入供应脑的血管分支进行溶栓;如果是狭窄率超过70%的严重脑动脉狭窄,则可采用金属支架,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直达颈部或者颅内,将狭窄的血管管腔撑起,达到改善脑供血。如果是颈动脉狭窄也可以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将血管内的“垃圾”清除出来。


形象地说,脑出血,就像水管因为水压猛增而突然爆裂,血管破裂出血;脑缺血,就像“交通堵塞”。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外,必要时手术干预才是最终的办法。


 一般来说,亚洲人脑动脉瘤超3毫米则建议手术。大部分颅内动脉瘤均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替代以前的开颅手术,就是人们常说的介入疗法或者血管内栓塞技术,只需在大腿根部用针穿一个不到1毫米的小眼/小洞,通过血管将导管和导丝插入脑动脉瘤内,再通过微导管输送微弹簧圈等逐步填塞动脉瘤腔,直至完全闭塞动脉瘤,达到治愈目的。


预防

熬夜压力不运动惹祸?

专家说这锅轮不到它们背

到底“卡卡”死里逃生后感悟到的“多熬夜、调压力、多运动”健康提醒,是否真的可有效预防脑出血或脑缺血?

 

“实话说,熬夜、精神紧张压力大、少运动确实损害机体健康,但对于脑卒中,影响力没那么大。”陈光忠指出,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发病间接诱因,但对于青年、青少年来说,直接因素,更多考虑先天性病变、炎症因素,甚至近期内有无外力造成脑受伤等。


据介绍,年龄越大,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越高;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都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脑中风最危险因素,而高盐摄入、高脂饮食、吸烟、酗酒、肥胖等,是高血压的基础病因。

 


不良作息与生活习惯、精神紧张压力大等,长期持续,一方面导致高血压,另一方面也确实对血管发育、硬化斑块等造成坏影响,能改变自然是好事。具体来说包括:

 

饮食有节制,每餐以八、九成饱为宜,切忌过饱。

 

多食用植物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防治动脉硬化;食盐要限量,每日饮食中摄入食盐应少于4-6克,少吃甜食,应提倡多吃蔬菜和水果。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坚持体育锻炼,年轻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多到户外晒太阳。


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悲伤、恐惧。


专家特别提醒:有心脑血管慢性病的患者,入冬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并积极戒烟限酒。


推荐

不放心的查查脑血管

如果平常不时头晕、头疼,感觉头脑供血不足或者有出现视力模糊等问题,不放心,或者到了血管容易硬化、血压出现异常的40-60岁中年人,身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专家推荐,在体检时查查脑血管和颈部血管。

 

MR或CT检查,特别是CT,是扫描脑结构,很难看到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对于小于5毫米的动脉瘤可能看不清,而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扫描脑的血管,对脑动脉瘤的敏感性更高,可发现3毫米以下的动脉瘤或脑血管先天畸形等病变。


专家简介

陈光忠: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及多家杂志特邀审稿人。

 

专业与专长:率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疗之中,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对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颅内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及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脱手术等具有较深的造诣。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光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靳婷

编辑/何家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偏方敷药差点废了一条腿 这种病十个人里有一人会得

辟谷、轻断食都成了潮流?小心!有人因此断送了性命

剖宫产权利在谁之手?孕妇说了算!10分钟让你读懂顺产、剖宫产、无痛分娩

崴了脚马上用药酒搓居然是错误的!强大踝关节,这一招你必须知道——

这些平常的动作和习惯会直接影响男人生育力,再不知道就晚了

漫画 | 抖腿可以解救“久坐族”?解药还有这些……

6旬阿姨跳广场舞突然胸痛 专家提醒夏秋之交要防这种病  | 10款应季食方帮你打“秋老虎”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大众养生——

膏方 | 药材 |  八段锦 | 天炙 | 养生 | 抗衰老

养生月历 | 春躁 | 春困防霾 |  中暑 | 夏天养生

回南天 | 灭蚊  | 手足口病  | 中风  | 痛风 | 急救

手筋膜炎 | 膝关节 | 肩周炎 | 腰痛 | 脊柱侧弯 

椎间盘突出 | 颈椎病 | 颈动脉硬化 | 血压高

心脑血管 | 白血病 | 淋巴瘤 | 心房颤动

糖尿病 |尿结石 | 冬季护心


眼疲劳 | 眼科  | 近视耳朵 | 嗓音 |  激素依赖性皮炎 

流感 | H7N9 | 哮喘病 | 慢阻肺 |慢性鼻炎 | 改善打鼾

口腔溃疡 | 细菌感染 | 食肉菌 | 胃病  |  诺如病毒 | 结石 

 斑  |胃癌 | 肠癌 | 便秘 |  蛋白尿 | 肝炎 | 肝吸虫 


午觉 | 穿鞋 | 手镯卡肉 | 电线辐射 | 基因检测 | 脸盲症

手机综合征 | 考试综合征 | 偏执狂 | 精神病 |艾滋病

常用药 |  维生素 | 风油精 | 阿斯匹林


——吃出健康——

 粥 | 补钙 | 补血 |  食疗 | 感冒忌口  | 病后进补

韭菜 | 菠菜 | 艾草 |槟榔 | 西瓜 | 木棉花 | 荔枝病

鲜花食方 | 食盐 | 食姜  | 药膳

功能食品 |有机食品 | 无麸质饮食 | 低碳饮食

 消食食疗 |  食滞 | 三高 | 肝硬化饮食要点


——至靓至FIT——

运动医学 | 减肥 |  防晒 | 食疗 | 瑜伽 | 肥胖 | 祛痘

化妆品 | 鱼尾纹 | 跑步瘦身 | 高跟鞋  | 单车病

护齿 | 刷牙| 美牙技术 | 箍牙 | 种牙 | 漱口 | 跳绳


——家有老人——

骨质疏松 | 老年痴呆 |  老人健身

老人腰腿痛 | 心血管药物 | 更年期骨质疏松


——防癌之道——

胶质瘤 | 丙肝 | 鼻咽癌 | 皮肤癌 | 癌从口入

乔布斯癌 | 前列腺癌 | 肿瘤治疗 | 癌症 | 肠癌


——两性健康——

男性健康 | 盆底治疗 | 宫颈糜烂 | 子宫 | 月经

乳腺检查 |乳腺疾病 | 乳腺增生 | 乳腺癌 | 崩漏 | 尿失禁


——备孕/母婴——

辅助生殖 | 产后恢复 | 小儿睡眠 | 试管婴儿

高龄生育 | 宝宝误食 | 奶廯 | 探月子 | 长高 |多动症

 坐月 | 产后运动 | 产后恢复 | 多囊卵巢 | 母乳


——就医指南——

药价 | 输液 | 医改 |  医院分舵 | 分娩服务地图 


——名医大讲堂——

减重 | 备孕 | 虚寒 | 养生 | 喝汤 | 儿童哮喘

单车骑行 | 食源性疾病 | 心律失常 | 肠胃性感冒 

心肺复苏 | 过敏  | 抗癌


[ 近期热点活动 ] 感动瞬间 | 最美笑容 | 家庭医生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